期刊家
学术期刊
科普期刊
出版社
图书
会议
我的购物车 0

新疆石油地质

  • 主管单位:   新疆石油管理局
  • 主办单位:  新疆石油学会
  • 分类:   石油天然气工业
  • 下单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3873
  • 国内刊号:  65-1107/TE
  • 期刊定价:    ¥310
  • 起订时间:   2024年12月
  • 创刊:   1980
  • 周期:   双月刊
  • 出版社:   新疆石油地质
  • 发行:   新疆
  • 语言:   中文
  • 主编:   李学义
  • 邮发:   58-46
  • 库存:   200
  • 邮编:   834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耀
      • 期刊详情
      • 栏目设置
      • 期刊荣誉
      • 期刊文章摘录
      • 相关期刊
      • 点评详情
      服务推荐
      • 期刊投稿
        1-3月见刊
      • 订阅咨询
        一站式咨询服务
      • 杂志投稿
        在线杂志订阅
      • 发表咨询
        专人持续跟踪服务

      期刊详情

      • 期刊介绍
        • 主管单位:新疆石油管理局
        • 主办单位:新疆石油学会
        • 出版地方:新疆
        • 快捷分类:工业
        • 国际刊号:1001-3873
        • 国内刊号:65-1107/TE
        • 邮发代号:58-46
        • 创刊时间:1980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大16开
        • 下单时间:1-3个月
        • 业务类型:杂志服务

      新疆石油地质简介

      • 《新疆石油地质》(CN:65-1107/TE)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新疆石油地质》主要介绍国内外各含油气盆地的勘探,开发研究成果,同时也介绍全国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在油气地质和工程地质方面的研究成果。

      杂志文章特色

      • (1)《新疆石油地质》文稿应论点明确,论据可靠,层次清楚,重点突出,各级标题简明扼要,文、图、表匹配得当,在国内外公开刊物未曾发表过,请勿一稿多投。

        (2)《新疆石油地质》如获得有关政府部门或社会团体设立的研究基金或课题资助,请列出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

        (3)《新疆石油地质》文稿的排版格式不限,最好是采用word文档,所使用的名词术语、量和计量单位及符号,一律采用国家标准,并加符号注释,在文稿中要前后统一。

        (4)外文科技名词、术语、人名、地名及参考文献请注明文种,要注意正斜体,规范使用。

        (5)公式另行居中书写,角码标注清楚,较长的公式一般在等号或运算符号等处转行,公式的序号加圆括号写在公式行末。

        (6)图名、表名中的外国地名、人名请注明原文。

      杂志分析报告

      年度被引次数报告(学术成果产出及被引变化趋势)

      年度期刊评价报告(本刊综合数据对比及走势)

      • 注:年度总文献量的统计不包含资讯类文献,如致谢、稿约、启事、勘误等

      • 注:比率 = 当年基金资助文献量 / 当年发文量 * 100%

      • 注:当年发文量的统计不包含资讯类文献,如致谢、稿约、启事、勘误等

      新疆石油地质栏目设置

      油气勘探,油藏工程,应用技术,国外油气地质,综述,讨论与争鸣,油气工程地质,油气地球物理,新春寄语,人物介绍

      期刊文章摘录

      摘要:基于四川盆地东部五百梯地区钻井和测井资料综合分析,通过对三维地震资料进行精细构造解释,结合典型地震剖面和建立的三维构造模型,研究五百梯地区构造变形特征,认为五百梯地区构造变形具有纵向分层、平面分段的特征,由4套滑脱层作为间隔在纵向上划分5套构造层:寒武系膏盐层底界以下构造层,构造简单,断裂少,多为低幅度隆起;寒武系膏盐层顶界—志留系底界构造层,受寒武系膏盐层控制,发育断层传播褶皱;志留系底界—二叠系底界构造层,受志留系泥页岩滑脱层控制,呈反冲背斜、断背斜;二叠系底界—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四段底构造层,受二叠系煤系滑脱层控制,具双重构造和反冲背斜;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底界以上构造层,整体与主体构造形态一致,局部受控于三叠系嘉陵江组膏盐滑脱层,呈宽缓背斜。根据寒武系盐上各构造层变形差异,在平面上分为西南段、中段和东北段;结合各构造层变形程度和盐下震旦系古隆起顶界面上超下削的特征,认为研究区东北段盐下构造层油气保存条件最好,是深层勘探的有利目标。

      作者:周路,张欣吉,钟克修,吴勇,张巧依,刘怡

      摘要:中2井为塔中南坡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第一口探井,基于岩心、岩石薄片和三维地震资料的礁滩组合序列建立及塔中南坡台缘地质结构的解析,对于探明该区地质特征、指导下一步勘探具有重要意义。中2井良里塔格组垂向上整体表现为7个中—高能粒屑滩与礁丘、灰泥丘,夹薄层滩间的沉积旋回,整体沉积能量较高;发育粒屑滩→灰泥丘→礁丘→粒屑滩(组合A),滩间→粒屑滩→灰泥丘→粒屑滩(组合B),滩间→粒屑滩→礁丘→粒屑滩(组合C),滩间→粒屑滩(组合D)4种典型的礁滩微相组合序列模式,以组合B和组合D为主。塔中南坡台缘地质结构与北坡东段相似,为一典型的沉积陡坡型台地边缘,但其台缘带更宽,为4-6 km,台缘内带礁滩相展布范围大;中2井位于台缘与前缘斜坡的相变部位,礁前或台缘上紧邻台缘斜坡的位置,单个礁/丘发育规模较小,造礁生物破碎较严重,礁(丘)滩相主体位于中2井靠台缘内带一侧,建议后期勘探应转向这一区域。

      作者:赵丽娜,谭飞,孙尧斌,沙旭光,魏华动,王飞洋,王振宇

      摘要:色力布亚断裂带为巴楚隆起南缘边界断裂带之一,受到盆内多期构造活动的影响,形成了多期构造活动叠加影响下的复杂断裂构造,研究色力布亚断裂带的几何学特征及运动学特征对于探讨巴楚隆起性质、形成时间及研究克拉通内构造变形成因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断层相关褶皱理论及其他地震解释方法,对近垂直于色力布亚断裂带走向的8条二维地震剖面进行了精细解释及分析,重新刻画了色力布亚断裂带的几何形态,并利用三维建模技术建立了断裂带在三维空间的形态,以断裂本身展布特征及组合特征为依据重新对色力布亚断裂带进行了分段;结合生长地层及不整合面的发育特征,探讨了构造活动的期次及相对强弱。研究认为,色力布亚断裂带以发育色力布亚深部断层为特征,深部断层的活动是导致断裂带北侧地层抬升的主要原因,前寒武系结构证明色力布亚深部断层早期活动具拉张性质;根据断层组合及各自展布形态,色力布亚断裂带划分为北段、中段和南段,各段均表现出分层变形样式,新生界断裂以古近系底膏岩层为滑脱层,古生界断裂以中寒武统盐岩层为滑脱层;生长地层的形态反映了新生界断裂在第四纪开始活动并持续至现今,不整合面的发育指示了基底断裂在中晚二叠世强烈活动,活动强度在断裂带表现为北强南弱,古生界断裂活动期则在中新世至上新世末期,其活动强度表现为北弱南强,基底断裂的影响导致地层整体抬升,古生界和新生界断裂则导致地层发生强烈褶皱变形。

      作者:张永,崔永平,刘长磊

      摘要:以地震和钻井资料为基础,结合构造地质剖面特征,应用断层相关褶皱理论,探讨沙湾凹陷与盆1井西凹陷过渡带的构造几何、运动特征。研究发现,沙湾凹陷与盆1井西凹陷过渡带存在古隆起,呈北西—南东向展布的不规则长条状;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沙湾凹陷与盆1井西凹陷过渡带构造模型,认为古隆起基底为"隆起+半地堑"模式,受背冲式基底逆断层、伸展正断层共同控制,从中二叠世之后转变为"单独隆起"模式。古隆起的形成过程可分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的雏形期、中二叠世早期的发展期、中二叠世晚期的高峰期、晚二叠世—中侏罗世西山窑期的继承期以及中侏罗世末期—现今的改造期5个阶段。

      作者:吴松涛,梁宇生,张磊,田爱军

      摘要:为探究川东北部异常流体压力对构造变形的影响,以研究区40口井钻井、完井及测井资料为基础,利用等效深度法计算出泥岩段流体压力,并结合实测流体压力对其进行校正,从而刻画出研究区超压发育特征,拟合流体压力随深度的变化规律,计算不同滑脱层流体压力比:下三叠统嘉陵江组膏盐岩滑脱层流体压力比为0.38-0.72,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滑脱层流体压力比为0.48-0.78,下寒武统龙王庙组膏盐岩滑脱层流体压力比为0.61-0.87,基底滑脱层流体压力比为0.71-0.84,整体呈现东低西高的特征。利用各滑脱层流体压力比计算得到有效摩擦系数,嘉陵江组膏盐岩滑脱层有效摩擦系数为0.170-0.530,龙马溪组页岩滑脱层有效摩擦系数为0.130-0.320,龙王庙组膏盐岩滑脱层有效摩擦系数为0.110-0.330,基底滑脱层有效摩擦系数为0.090-0.180.通过解释过井地震剖面,运用构造楔相关理论计算出基底滑脱层强度为0.060-0.110,将其与有效摩擦系数进行对比发现,两者之间存在较好的吻合性,证明计算得到的基底滑脱层有效摩擦系数较可靠。研究区不发育流体超压时,基底滑脱层有效摩擦系数应为0.372-0.527,说明研究区广泛发育的流体超压导致原基底滑脱层有效摩擦系数降低了79.1%-83.9%,意味着在研究区沿基底滑脱层发生剪切作用所需要的构造应力大幅度减小。

      作者:范慧达,何登发,张旭亮

      点评详情

      评论 共0条评论
      发表评论
      • 免费
        咨询
      • 订阅咨询
      • 期刊推荐
      • 联系电话
        发表咨询:023-6549-4411
        订阅咨询:023-6033-8768